Wednesday, January 27, 2010

6根,眼,耳,鼻,舌,身及心。

大念住经》的第二章是观受念住(巴力文是 Vedan1nupassan1)提到物理现象与心理现象的关系
(名和相/色和受)。人生有两种的感受,物质的感受和精神感受。佛陀教我们要活在当下,观察
感受。大念住经》的第二章是观受念教导我们观察当下的感受。

大念住经由把物质的感受和精神感受分类为

a) 快乐
生理 快乐是建立在身体感受, 精神上的快乐来自于内心。
当身体健康,温饱是就感觉快乐。因为物质享受,做善事,或有新的发觉充满欢欣就是 精神上的快乐
快乐又可以被分类为有勾子的快乐和无勾子的快乐。
物质享受,感宫感受引起的快乐是勾子的快乐因为它引起执做而成为了悲伤,危险,破坏的源头

宗教欢庆,做善事,精神解放,了悟而得到的快乐是无勾子的快乐。

b) 痛苦
) 痛苦 与 快乐相反。 生理痛苦是建立在身体感受, 精神上的痛苦来自于内心。

当身体不健康,不温饱是就感觉悲伤。因为无法取得物质享受,而感到不满,后悔,悲伤,失望
是 精神上的痛苦



痛苦又可以被分类为有勾子的痛苦和无勾子的痛苦。

有勾子的痛苦是因失去生理的欢乐及精神的欢乐所引起的包括了(病痛, 不得温饱,不满,后悔,
悲伤,失望)

无勾子的悲伤是在走善事,修行时遇到的苦劳,困难,危险及劳累的不快感觉。

中立感觉
中立感觉 是不欢乐 也不痛苦的感觉。无可否认在人生中,有时候我们欢乐,有时候我们痛苦,
有时我们无动于衷。假如念力不足,我们的心理状态将深受生理感受如舒服,不舒服影响。
我们无法想象世上患精神病的人如何重复地受正面及负面的感受所影响。此外精神病也造成生理
病。对人生没有正见的人会因担心太多而患上精神病。对于所经验的感受无知是无益的,因为它
将引起昆乱。因此大年住经教导我们要时时刻刻注意我们的感受。
在每天的生活当中我们都受不同的感受所影响。舒服,不舒服的感受不知不觉中个我们能带来积
极,消极的心理效果而造成心理病。
假如我们对我们每一刻的感受都有注意,身体舒服就觉知身体舒服,,身体不舒服就觉知身体不
舒服。精神舒服就觉知精神舒服,精神不舒服就觉知精神不舒服。中立感觉就觉知中立感觉。我
们不能同时感受这5种不同的感受。

感受源于6根,眼,耳,鼻,舌,身,心与外界的接触。感受是7种无法与意识分别的一种心理
因素。不同的情绪,态度,行为,爱好都与个人所经历的感受有关。为了不让恶意产生,我们时
时刻刻都要注意,都要知道自己的感受。
在大念住经观受念住章的结尾部分由劝告修禅者不要执作而要时时刻刻了知自己的感受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