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nance adalah satu gejalah dimana dua gelombang yang mengayun pada kekerapan (frequency)yang sama , berada pada fasa yang sama dan bergabung untuk menghasilkan gelombang yang lebih kuat
Gejala Resonance memberikan pelbagai manafat kehidupan kita , misal nya isyarat jelas untuk saluran radio yang tertentu diterima apabila frequency yang menghasilkan resonance dipilih melalui pengubah saluran radio(tuner).Irama (note) serunai berubah dengan perubahan ruang udara , kerana setiap ruang udara serunai hanya akan menghasilkan resonance untuk sesuatu note sahaja.
Namun Resonance juga dapat membawakan kesan yang buruk contoh Resonance dapat meruntuhkan jambatan, apabila ia mengalami daya luar yang mengayun dengan frequency yang sama dengan jambatan itu , seperti angin dan jejak kaki askar yang menyeberangi jambatan. Kaca tipis pecah apabila seorang penyanyi menyanyi dengan pitch yang sangat tinggi , kerana suara pitch yang tinggi mempunyai frequency yang sama dengan kaca.
Resonance boleh mendatangkan kesan yang membina ,Resonance juga boleh mendatangkan kesan yang membahaya.Hukum ini bukan sahaja benar dalam bidang fizik , malah benar dalam pentabiran negara. Pidator atau ucapan yang bertujuan untuk menghasut rakyat sungguh pun penuh dengan penipuan tapi sunnguh menarik dan memberikan kesan buruk kepada masyarakat.
Untuk menggelakan rakyat kita diperdayah oleh anasir jahat dan seterus nya terdedah kepada kesan resonance yang buruk , rakyat perlu diberikan pendidikan , maklumat dan bimbingan yang cukup supaya rakyat dapat berfikir secara matang dan rational.
Resonance boleh mendatangkan kesan yang membina ,Resonance juga boleh mendatangkan kesan yang membahaya
Mana kah kesan yang rakyat akan terima bergantung kepada
i) Kesungguhan untuk mempratikan BUDAYA KECEMERLANGAN ,ii)Ketabahan ,
iii) sikap rendah diri, iv)penerimaaan,v)kesetiaan ,vi)meritokasi ,vii)pendidikan dan viii) integriti yang ada pada rakyat
Hidup Satu Malaysia
Monday, July 18, 2011
焊接极致工程结构与一般的焊接分别是非常大的
中国在建造航空母艦时因为缺乏高级焊接技术人材而必需从乌克兰引进焊接技术功人才能建造航空母艦。这建事件让我们了解与领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重要性,也让们了解焊接极致(critical)工程结构是一们非常专业的学问.
极致焊接工程除了用在建造航空母艦,也用在建造飞机,钻油台,高铁轨道,水力发电机组结构,桥粱,核能发电的容器及其它的工厂及公共设施。
焊接极致工程结构与一般的焊接分别是非常大的,在焊接极致工程结构的时后,除了要确保产生出来的焊接必需外表美观之外,也要确保焊接不能带有致命伤的缺陷如,龟裂,气泡,缩孔、缩管否则就会引起对公众产生的生命的危险。
有鉴于此极致工程的焊接都必需经过严密的无损检测(NON DESTRUCTIVE TESTING)。一般上来说所使用的无损检测包括了射线照相检验(Radiography)、超声检(ultrasonic testing)、磁粉检测(Magnetic particle test )和液体渗透检测(Dye penetrant)。在马来西亚极致工程的焊接一般上是用在与石油开采有关的工作领域,从事这类工作的资深工人都能领取高薪。
焊接技术及无损检测是修读材料工程学生门的其中两门必修科。除此之外学生门也学习金属材料,朔胶材料,陶瓷材料,材料加功,热处理 ,防腐处理及环保管理等的学科。这些都是工业生产及建设领域都需要用到的学问。这门学科在推动持续发展中扮演材料功程在高等学府修读材料功程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可以在很多功作领域上功作如材料加功厂,石油化学工厂及发电厂。这门学科是国家持续发展不可欠缺的。
材料工程师在解决日本东北大地震海啸所造成发东电核漏事件当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材料工程师能解释为什么冷却器在注入海水之后需要在注入硼酸来调和。用涂料来找出漏水之处及用水玻璃来修补裂痕都需要用到材料工程师的知识,经验及技巧。除次之外一种由材料工程师突破研制出的粉状特殊树脂也被用于防止核漏的扩散。
材料工程师给于国家的建设及非常大,有鉴于此我们应该通过多种管道来鼓励年轻人,修读材料工程这门学科。
极致焊接工程除了用在建造航空母艦,也用在建造飞机,钻油台,高铁轨道,水力发电机组结构,桥粱,核能发电的容器及其它的工厂及公共设施。
焊接极致工程结构与一般的焊接分别是非常大的,在焊接极致工程结构的时后,除了要确保产生出来的焊接必需外表美观之外,也要确保焊接不能带有致命伤的缺陷如,龟裂,气泡,缩孔、缩管否则就会引起对公众产生的生命的危险。
有鉴于此极致工程的焊接都必需经过严密的无损检测(NON DESTRUCTIVE TESTING)。一般上来说所使用的无损检测包括了射线照相检验(Radiography)、超声检(ultrasonic testing)、磁粉检测(Magnetic particle test )和液体渗透检测(Dye penetrant)。在马来西亚极致工程的焊接一般上是用在与石油开采有关的工作领域,从事这类工作的资深工人都能领取高薪。
焊接技术及无损检测是修读材料工程学生门的其中两门必修科。除此之外学生门也学习金属材料,朔胶材料,陶瓷材料,材料加功,热处理 ,防腐处理及环保管理等的学科。这些都是工业生产及建设领域都需要用到的学问。这门学科在推动持续发展中扮演材料功程在高等学府修读材料功程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可以在很多功作领域上功作如材料加功厂,石油化学工厂及发电厂。这门学科是国家持续发展不可欠缺的。
材料工程师在解决日本东北大地震海啸所造成发东电核漏事件当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材料工程师能解释为什么冷却器在注入海水之后需要在注入硼酸来调和。用涂料来找出漏水之处及用水玻璃来修补裂痕都需要用到材料工程师的知识,经验及技巧。除次之外一种由材料工程师突破研制出的粉状特殊树脂也被用于防止核漏的扩散。
材料工程师给于国家的建设及非常大,有鉴于此我们应该通过多种管道来鼓励年轻人,修读材料工程这门学科。
合理利用共振
合理利用共振
实际上,中国人对于共振的运用,可追溯到很久远的年代。如唐代军队中就有一种用皮革制成的叫做“空胡鹿”的随军枕,让听觉灵敏和睡觉警醒的战士在宿营时使用,“凡人马行在三十里外,东西南北皆响闻”。
到了现代,共振在我们的社会和生活中“震荡”得更为频繁和紧密了。
我们在建筑工地经常可以看到,建筑工人在浇灌混凝土的墙壁或地板时,为了提高质量,总是一面灌混凝土,一面用振荡器进行震荡,使混凝土之间由于振荡的作用而变得更紧密、更结实。此外,粉碎机、测振仪、电振泵、测速仪等,也都是利用共振现象进行工作的。
进入20世纪以后,微波技术的发展使我们进入了一个更加神奇的领域。微波技术不仅广泛应用在电视、广播和通讯等方面,而且“登堂入室”。如微波炉便是家庭应用共振技术的一个最好体现。食物中水分子的振动频率与微波大致相同,微波炉加热食品时,炉内产生很强的振荡电磁场,使食物中的水分子作受迫振动,发生共振,将电磁辐射能转化为热能,从而使食物的温度迅速升高。
专家研究认为,音乐的频率、节奏和有规律的声波振动,是一种物理能量,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脑电波、心率、呼吸节奏等。人们还发现,当人处在优美悦耳的音乐环境中,可以改善精神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所以,人们已经开始运用音乐治疗一些心理和生理上的疾病。
总而言之,共振技术普遍应用于机械、化学、力学、电磁学、光学及分子、原子物理学、工程技术等几乎所有的科技领域。可以预见,今后共振将会对我们社会产生更加巨大的“震荡”。
实际上,中国人对于共振的运用,可追溯到很久远的年代。如唐代军队中就有一种用皮革制成的叫做“空胡鹿”的随军枕,让听觉灵敏和睡觉警醒的战士在宿营时使用,“凡人马行在三十里外,东西南北皆响闻”。
到了现代,共振在我们的社会和生活中“震荡”得更为频繁和紧密了。
我们在建筑工地经常可以看到,建筑工人在浇灌混凝土的墙壁或地板时,为了提高质量,总是一面灌混凝土,一面用振荡器进行震荡,使混凝土之间由于振荡的作用而变得更紧密、更结实。此外,粉碎机、测振仪、电振泵、测速仪等,也都是利用共振现象进行工作的。
进入20世纪以后,微波技术的发展使我们进入了一个更加神奇的领域。微波技术不仅广泛应用在电视、广播和通讯等方面,而且“登堂入室”。如微波炉便是家庭应用共振技术的一个最好体现。食物中水分子的振动频率与微波大致相同,微波炉加热食品时,炉内产生很强的振荡电磁场,使食物中的水分子作受迫振动,发生共振,将电磁辐射能转化为热能,从而使食物的温度迅速升高。
专家研究认为,音乐的频率、节奏和有规律的声波振动,是一种物理能量,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脑电波、心率、呼吸节奏等。人们还发现,当人处在优美悦耳的音乐环境中,可以改善精神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所以,人们已经开始运用音乐治疗一些心理和生理上的疾病。
总而言之,共振技术普遍应用于机械、化学、力学、电磁学、光学及分子、原子物理学、工程技术等几乎所有的科技领域。可以预见,今后共振将会对我们社会产生更加巨大的“震荡”。
怎样看我国文献记载的地震海啸
躁动的海洋:中国历史上的海啸
新闻日期: 2011年03月24日 10:57:32
怎样看我国文献记载的地震海啸
海啸一词,在我国明清时期的历史文献中即已屡见不鲜,可谓古已有之,只是与其作为现代科学术语的含义有所不同罢了。古人所谓海啸,初系对海水响声的描绘,后来代指伴有尖厉巨响的海潮,往往也被当做海溢的俗称,类似的说法还有海吼、海叫、海沸、海翻、海决等。就目前所见,较早出现海啸一语的文献为明人郎瑛的《七修类稿》,其卷二“天地类”下即有“海啸”一目,记录了一些被称为海啸的海潮灾害。
现代学界对于海啸的理解和界定也有一定的变化。起初,能够造成较大破坏性的海水特殊波动现象,被统称为海啸,并按其成因分为地震海啸和气象海啸。所谓地震海啸,其实也是一个统称,系指海底或大陆边缘地震、水下火山爆发引发大型海底滑坡或崩塌而形成的大规模海水波动,是一种次生地质现象。既不是所有的海底地震都引发海啸,也不是海啸都因地震而发生,但由于地震造成的海啸更多且后果往往更严重,故以地震海啸为总名。此外,按照海啸源远近的不同,地震海啸又分为越洋海啸和局地海啸(也称本地海啸),其中又以局地海啸的发生频次更高、破坏性更大。气象海啸则指由气流、气压等因素的急剧变化造成的潮位异常。不过,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因两者的形成动力有巨大差异,学界更多倾向于用“风暴潮”来替代气象海啸,如此,海啸也就成为地震海啸的通用名或简称。
不平静的海洋
海啸是世界上最猛烈的海洋自然灾害之一。除北冰洋外,地球上的其他三大水域即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都多次发生过海啸,也都有重大灾难性海啸的记录。
太平洋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地震带即环太平洋地震带,全球80%的地震发生于此,故而太平洋岛弧—海沟地带发生海啸次数亦最多,占到全球有史可考的海啸记录的85%。而日本近海发生的海啸又占太平洋海域的一半以上,是世界上海啸最多的地区,且近500年来太平洋7次特大海啸中的4次都出现在日本。另外,太平洋还保持了多项海啸纪录。例如,1964年3月28日发生在阿拉斯加瓦耳迪兹港的海啸,波幅高达51.8米,为史上之最;而1960年5月23日智利中南部沿海9.5级地震引发的海啸,穿越整个太平洋,甚至在日本都造成数百人死亡,是迄今最大规模的越洋海啸。据统计,近1300多年来,太平洋区域约有14万—20万人因海啸丧生,其中死亡千人以上的海啸16次。
大西洋和印度洋水域的海啸次数虽远远少于太平洋,但重大海啸造成的灾难后果同样惊人。在大西洋,1755年11月1日,葡萄牙西南约200公里海底发生8.9级地震,其引发的海啸仅在里斯本就至少导致6万人死亡,是欧洲迄今遭遇的最大一次海啸。在印度洋,最大海啸为2004年12月26日发生在苏门答腊岛外沿的9级地震所造成,东南亚、南亚许多滨海地区都受到强烈破坏,确认死亡总人口超过29万,是造成空前人口损失的一次海啸。
由于海啸能够造成严重灾难,又因地震的难以预测而具有较大的突发性,所以从各种历史记载中搜集海啸资料,成为不少国家进行海啸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这方面,日本和前苏联等国家开始较早,取得成果亦较为显著。我国开展这项工作的时间虽然较晚,可是由于有着世界上连续性最好、最为悠久的文字记录,故而挖掘出了相对数量较为可观的资料,可以为海啸乃至历史海洋学研究提供不小的帮助。
从历史文献看中国历史上的海啸
我国自古便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东部沿海的漫长海岸线又濒临数千公里的西北太平洋地震带,而且我国海域的海底发生较强地震的次数也不少,因此为前人留下地震与海潮相关联的记载提供了条件。现代学者判定中国历史上的海啸现象,主要就是根据对这类记载的搜集。较早注意进行这项研究的学者是李善邦,他在《中国地震》一书中,即专门整理了一份“中国历史海啸记载一览”表,共有10条记载。其后,宋正海等所著《中国古代自然灾异相关性年表总汇》一书中,也专门设立了“地震—海啸”年表,收录相关历史文献记载共18条。另外,谢毓寿、蔡美彪主编的《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以及陆人骥所编《中国历代灾害性海潮史料》中,也收有一些地震与海啸的关联性记录。而较晚出现的整理成果,即张家诚等人在《中国气象洪涝海洋灾害》一书中制定的“中国地震海啸目录表”,将1949年以前的记录增至24条,加上1949年后3条,总计27条。
根据对历史资料的分析,不少学者认为,我国近海应是一个多海啸的区域,死伤人口和财产损失数量惊人。24次历史海啸中,信度等级认定在3级(即“可能是海啸”)及以上的有10次,灾害等级达到1级的强破坏性海啸只有7次。其中记载较详的事例有:据康熙《苏州府志》载,1670年8月19日,“地震有声,海潮溢,滨海民多溺死”;1781年5月22日,台湾岛西南遭受大型潮灾,被认为是我国遭受的最大一次破坏性海啸;1867年12月18日,台湾基隆近海发生7级地震,同治《淡水厅志》中称“海水暴涨,屋宇倾坏,溺数百人”,是一次灾害等级达到2级的海啸,也是我国掌握确切证据的最大海啸;1917年1月25日,福建厦门、同安一带“地大震,海潮退而复涨,渔船多遭没”。至于17世纪以前的海啸事件,因为记载信息过少,大多没有得到确切的等级认定。不过,《汉书》中关于公元前47年的“一年中,地再动,北海水溢流,杀人民”的记载,一度被解释为发生在莱州湾的震后海啸,而这一说法也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引用,成为我国留下世界最早文字记载海啸的证据。
上述研究成果所反映的都属于局地海啸的历史状况,而没有涉及我国有关越洋海啸的历史记载。近年来,这一方面也开始引起学界的注意。有人整理了自宋代至清代的11次海潮异常记录,认为这些都可能是越洋海啸的影响所致(于运全:《海洋天灾》,江西高校出版社2005年)。另有学者的研究表明,我国遭受越洋海啸较为确凿的事件有4次,分别是:1498年7月9日,日本南海地区地震,同日我国江浙一带多处水溢,应为日本地震波及所致;1707年10月28日,日本南海发生8.4级地震,伊豆半岛等多处遭遇海啸,同日钱塘江口有海啸反应;1854年12月24日,日本南海发生8.4级地震,房总半岛至九州太平洋沿岸海啸,是对我国江浙沿海一带影响最为明显的一次海啸;1923年7月13日,琉球发生7.2级地震,烟台有强海潮(王锋等:《中国古籍中的地震海啸记录》,《中国地震》,2005年第3期)。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668年7月25日,山东郯城发生8.5级地震,其影响范围还跨越黄海,在朝鲜半岛西北平安道铁山形成较大的海啸事件。这应是一次对外形成的越洋海啸。
学界对中国历史时期海啸的争鸣
由于古代文献中的语言高度概括,许多记载所反映的内容都很不容易进行准确把握,难免出现解读历史资料的偏差,因此学界对不少海啸史料及其支持的海啸判定都存在着争议。无论是关于越洋海啸还是局地海啸,都存在这一问题。就越洋海啸而言,由于较早历史时期其他国家相关资料的缺失,也就难以认定,在我国出现海潮异常的同时,其他区域是否发生海啸,以及二者之间的关联度究竟如何。甚至对于信息较多的局地海啸来说,情况也十分复杂。兹举发生较激烈争议的事例如下:
对于上述公元前47年海啸为我国最早海啸记录的看法,有学者即指出,此说不确,应属对于文献的理解有误所致。据考证,文中所称“一年中,地再动”,乃是指发生于今甘肃境内的地震,无法证明其与“北海水溢流”具有因果关系,故而此条记录被列为海啸资料不能成立。出于同样理由,《后汉书》中灵帝熹平二年(173年)“夏六月,北海地震,东莱、北海海水溢”被当做海啸资料,很可能也是错误理解了其中的关联性(高中和等:《中国大陆沿海地震海啸析疑》,《中国地震》,1992年第4期;于运全:《海洋天灾》)。
1166年8月,温州沿海发生特大潮灾,有学者认为这是海啸所致,震源则在温州以东不远的深海。另有学者经过考证后指出,事实上,所有记载此次潮灾的十余种历史文献无一提及伴有地震,因此把这次潮灾判定为海啸的证据并不充分,而从资料反映的现象看,更可能是台风引发的风暴潮(于运全:《海洋天灾》)。
1604年12月29日,泉州以东海域发生8级地震,因万历《泉州府志》载“初九夜大震,……城内外庐舍圮,山石海水皆动,覆舟甚多,清源山等地裂多处”,故以往多有学者断定其为海啸。近年来,有学者通过对相关史料的综合比较与分析,认为此条资料系孤证,进而利用台湾海峡地震海啸波记录,估算出此次海啸源在泉州湾仅仅引起了微小的海啸增减水效应,根本没有形成破坏性海啸的条件(黄昭等:《1604年泉州海外大地震及其海啸影响分析》,《地震》,2006年第4期)。
前述被称为我国最大海啸的1781年5月22日台湾海啸,也存在着不同看法。有学者指出,台湾最早开发的区域就是南部地区,且此事发生在乾隆年间,如此重大灾害,官方文献必有记载,而现在能找到的资料很少,而且不过淹毙一人而已。不过,日本学者羽鸟德太郎把这次灾害描述为海啸,认为导致村庄被淹和大批人口丧生。前苏联学者索罗维约夫等人更号称根据从荷兰和英国搜集的材料,判定这是一次海啸,且毁坏了3镇和20余村庄,造成4万多人死亡。然而,迄今尚无其他人宣称见过这些学者使用的证明资料。
曾经有一种较为极端的看法,认为我国历史上的绝大部分海啸记录都不可信,而我国大陆沿海也从来没有发生过灾难性海啸。这种看法的主要依据是,我国近海大都是200米以内的浅水大陆架,海底摩擦造成海啸波的能量衰减十分显著,同时,又因外海一系列岛弧的存在,越洋海啸的影响也很小。
实际上,这种看法具有较大的偏颇性。首先,目前世界范围内尚不能准确预报海啸,连日本都有疏于防范的地区发生海啸的例子。其次,历史资料的可信度目前还存在着争议,并不能轻易断言其记载内容一定不足以反映海啸。再次,近100多年来,海平面持续上升,我国沿海地质环境也会发生一定变化,并不能保证不会形成导致海啸源的条件。所以,现在断言我国大陆沿海过去不曾或未来也不会发生灾难性海啸,显然为时过早。况且,位于我国外海地区的台湾附近以及南海东部边缘,其地质构造环境是一个可能引发海啸的潜在区域,并且已经发生了确切的海啸记录。更重要的是,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沿海地区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已成为最发达也最具重要性的经济带,集中了我国很大一部分的国民经济财富、大城市和人口,这样一来,即使在历史上等级较低、为害程度较轻的海啸,放在现代条件下,就有可能成为较大的灾害。就此而言,大力发展我国海洋事业,一方面要加强国际合作,学习先进国家经验,大力建设海啸预警机制;另一方面,进一步开展海啸问题的历史研究,仍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因为其中关于海洋变化状况的许多信息,完全可以为沿海和近海经济社会建设提供经验性依据。
另外,在我国开展海啸历史研究,也应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历史海洋学意识,不能盲目地对国际学术潮流亦步亦趋。前已述及,现代海啸研究中大多摈弃了风暴潮。按照这种学术分工,我国能够确认的历史海啸越来越少,能够得到的有效信息也越来越少,最终难免走入死胡同。其实,在我国通过开展海啸与风暴潮的综合研究更有意义。我国关于海潮现象有着长达2000多年的历史系列,连续性较好,文献数量大,内容十分丰富,而现代海啸研究者往往单纯按照现代科学体系按图索骥,从而可能丢失了许多极具价值的信息。例如,明清时期也已积累了大量海洋占候知识,对各类海潮前兆都有相当确切的记载,正是由于古人没有区分海啸和风暴潮,所以发掘和探究这些前兆,未必不能对当代海啸研究和预报有所助益。又如,古人所习惯的综合记录,固有笼统之弊,然而也有可能隐含着海啸与风暴潮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的丛生关系。因此,从综合研究角度来审视中国的海潮历史记录,完全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
最后应该指出,对于海啸,决不能仅仅关注其本身,而忽视与海啸相关联的灾害链机制及其后果。这一灾害链可以简单表示为:海底地震等因素引发的地质变动→海啸→对生命财产和资源的破坏→社会心理恐慌→社会骚乱。一般说来,这条灾害链越往后延伸,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越大,甚至扩展到某次海啸直接打击外的更大范围。此次日本海啸,就造成了核设施的损坏和极大恐慌。因此,充分认识海啸灾害链的形成机制,及时有效地阻止其蔓延态势,同样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抗灾步骤。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来源:《光明日报》(2011年03月24日11版)
新闻日期: 2011年03月24日 10:57:32
怎样看我国文献记载的地震海啸
海啸一词,在我国明清时期的历史文献中即已屡见不鲜,可谓古已有之,只是与其作为现代科学术语的含义有所不同罢了。古人所谓海啸,初系对海水响声的描绘,后来代指伴有尖厉巨响的海潮,往往也被当做海溢的俗称,类似的说法还有海吼、海叫、海沸、海翻、海决等。就目前所见,较早出现海啸一语的文献为明人郎瑛的《七修类稿》,其卷二“天地类”下即有“海啸”一目,记录了一些被称为海啸的海潮灾害。
现代学界对于海啸的理解和界定也有一定的变化。起初,能够造成较大破坏性的海水特殊波动现象,被统称为海啸,并按其成因分为地震海啸和气象海啸。所谓地震海啸,其实也是一个统称,系指海底或大陆边缘地震、水下火山爆发引发大型海底滑坡或崩塌而形成的大规模海水波动,是一种次生地质现象。既不是所有的海底地震都引发海啸,也不是海啸都因地震而发生,但由于地震造成的海啸更多且后果往往更严重,故以地震海啸为总名。此外,按照海啸源远近的不同,地震海啸又分为越洋海啸和局地海啸(也称本地海啸),其中又以局地海啸的发生频次更高、破坏性更大。气象海啸则指由气流、气压等因素的急剧变化造成的潮位异常。不过,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因两者的形成动力有巨大差异,学界更多倾向于用“风暴潮”来替代气象海啸,如此,海啸也就成为地震海啸的通用名或简称。
不平静的海洋
海啸是世界上最猛烈的海洋自然灾害之一。除北冰洋外,地球上的其他三大水域即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都多次发生过海啸,也都有重大灾难性海啸的记录。
太平洋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地震带即环太平洋地震带,全球80%的地震发生于此,故而太平洋岛弧—海沟地带发生海啸次数亦最多,占到全球有史可考的海啸记录的85%。而日本近海发生的海啸又占太平洋海域的一半以上,是世界上海啸最多的地区,且近500年来太平洋7次特大海啸中的4次都出现在日本。另外,太平洋还保持了多项海啸纪录。例如,1964年3月28日发生在阿拉斯加瓦耳迪兹港的海啸,波幅高达51.8米,为史上之最;而1960年5月23日智利中南部沿海9.5级地震引发的海啸,穿越整个太平洋,甚至在日本都造成数百人死亡,是迄今最大规模的越洋海啸。据统计,近1300多年来,太平洋区域约有14万—20万人因海啸丧生,其中死亡千人以上的海啸16次。
大西洋和印度洋水域的海啸次数虽远远少于太平洋,但重大海啸造成的灾难后果同样惊人。在大西洋,1755年11月1日,葡萄牙西南约200公里海底发生8.9级地震,其引发的海啸仅在里斯本就至少导致6万人死亡,是欧洲迄今遭遇的最大一次海啸。在印度洋,最大海啸为2004年12月26日发生在苏门答腊岛外沿的9级地震所造成,东南亚、南亚许多滨海地区都受到强烈破坏,确认死亡总人口超过29万,是造成空前人口损失的一次海啸。
由于海啸能够造成严重灾难,又因地震的难以预测而具有较大的突发性,所以从各种历史记载中搜集海啸资料,成为不少国家进行海啸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这方面,日本和前苏联等国家开始较早,取得成果亦较为显著。我国开展这项工作的时间虽然较晚,可是由于有着世界上连续性最好、最为悠久的文字记录,故而挖掘出了相对数量较为可观的资料,可以为海啸乃至历史海洋学研究提供不小的帮助。
从历史文献看中国历史上的海啸
我国自古便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东部沿海的漫长海岸线又濒临数千公里的西北太平洋地震带,而且我国海域的海底发生较强地震的次数也不少,因此为前人留下地震与海潮相关联的记载提供了条件。现代学者判定中国历史上的海啸现象,主要就是根据对这类记载的搜集。较早注意进行这项研究的学者是李善邦,他在《中国地震》一书中,即专门整理了一份“中国历史海啸记载一览”表,共有10条记载。其后,宋正海等所著《中国古代自然灾异相关性年表总汇》一书中,也专门设立了“地震—海啸”年表,收录相关历史文献记载共18条。另外,谢毓寿、蔡美彪主编的《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以及陆人骥所编《中国历代灾害性海潮史料》中,也收有一些地震与海啸的关联性记录。而较晚出现的整理成果,即张家诚等人在《中国气象洪涝海洋灾害》一书中制定的“中国地震海啸目录表”,将1949年以前的记录增至24条,加上1949年后3条,总计27条。
根据对历史资料的分析,不少学者认为,我国近海应是一个多海啸的区域,死伤人口和财产损失数量惊人。24次历史海啸中,信度等级认定在3级(即“可能是海啸”)及以上的有10次,灾害等级达到1级的强破坏性海啸只有7次。其中记载较详的事例有:据康熙《苏州府志》载,1670年8月19日,“地震有声,海潮溢,滨海民多溺死”;1781年5月22日,台湾岛西南遭受大型潮灾,被认为是我国遭受的最大一次破坏性海啸;1867年12月18日,台湾基隆近海发生7级地震,同治《淡水厅志》中称“海水暴涨,屋宇倾坏,溺数百人”,是一次灾害等级达到2级的海啸,也是我国掌握确切证据的最大海啸;1917年1月25日,福建厦门、同安一带“地大震,海潮退而复涨,渔船多遭没”。至于17世纪以前的海啸事件,因为记载信息过少,大多没有得到确切的等级认定。不过,《汉书》中关于公元前47年的“一年中,地再动,北海水溢流,杀人民”的记载,一度被解释为发生在莱州湾的震后海啸,而这一说法也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引用,成为我国留下世界最早文字记载海啸的证据。
上述研究成果所反映的都属于局地海啸的历史状况,而没有涉及我国有关越洋海啸的历史记载。近年来,这一方面也开始引起学界的注意。有人整理了自宋代至清代的11次海潮异常记录,认为这些都可能是越洋海啸的影响所致(于运全:《海洋天灾》,江西高校出版社2005年)。另有学者的研究表明,我国遭受越洋海啸较为确凿的事件有4次,分别是:1498年7月9日,日本南海地区地震,同日我国江浙一带多处水溢,应为日本地震波及所致;1707年10月28日,日本南海发生8.4级地震,伊豆半岛等多处遭遇海啸,同日钱塘江口有海啸反应;1854年12月24日,日本南海发生8.4级地震,房总半岛至九州太平洋沿岸海啸,是对我国江浙沿海一带影响最为明显的一次海啸;1923年7月13日,琉球发生7.2级地震,烟台有强海潮(王锋等:《中国古籍中的地震海啸记录》,《中国地震》,2005年第3期)。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668年7月25日,山东郯城发生8.5级地震,其影响范围还跨越黄海,在朝鲜半岛西北平安道铁山形成较大的海啸事件。这应是一次对外形成的越洋海啸。
学界对中国历史时期海啸的争鸣
由于古代文献中的语言高度概括,许多记载所反映的内容都很不容易进行准确把握,难免出现解读历史资料的偏差,因此学界对不少海啸史料及其支持的海啸判定都存在着争议。无论是关于越洋海啸还是局地海啸,都存在这一问题。就越洋海啸而言,由于较早历史时期其他国家相关资料的缺失,也就难以认定,在我国出现海潮异常的同时,其他区域是否发生海啸,以及二者之间的关联度究竟如何。甚至对于信息较多的局地海啸来说,情况也十分复杂。兹举发生较激烈争议的事例如下:
对于上述公元前47年海啸为我国最早海啸记录的看法,有学者即指出,此说不确,应属对于文献的理解有误所致。据考证,文中所称“一年中,地再动”,乃是指发生于今甘肃境内的地震,无法证明其与“北海水溢流”具有因果关系,故而此条记录被列为海啸资料不能成立。出于同样理由,《后汉书》中灵帝熹平二年(173年)“夏六月,北海地震,东莱、北海海水溢”被当做海啸资料,很可能也是错误理解了其中的关联性(高中和等:《中国大陆沿海地震海啸析疑》,《中国地震》,1992年第4期;于运全:《海洋天灾》)。
1166年8月,温州沿海发生特大潮灾,有学者认为这是海啸所致,震源则在温州以东不远的深海。另有学者经过考证后指出,事实上,所有记载此次潮灾的十余种历史文献无一提及伴有地震,因此把这次潮灾判定为海啸的证据并不充分,而从资料反映的现象看,更可能是台风引发的风暴潮(于运全:《海洋天灾》)。
1604年12月29日,泉州以东海域发生8级地震,因万历《泉州府志》载“初九夜大震,……城内外庐舍圮,山石海水皆动,覆舟甚多,清源山等地裂多处”,故以往多有学者断定其为海啸。近年来,有学者通过对相关史料的综合比较与分析,认为此条资料系孤证,进而利用台湾海峡地震海啸波记录,估算出此次海啸源在泉州湾仅仅引起了微小的海啸增减水效应,根本没有形成破坏性海啸的条件(黄昭等:《1604年泉州海外大地震及其海啸影响分析》,《地震》,2006年第4期)。
前述被称为我国最大海啸的1781年5月22日台湾海啸,也存在着不同看法。有学者指出,台湾最早开发的区域就是南部地区,且此事发生在乾隆年间,如此重大灾害,官方文献必有记载,而现在能找到的资料很少,而且不过淹毙一人而已。不过,日本学者羽鸟德太郎把这次灾害描述为海啸,认为导致村庄被淹和大批人口丧生。前苏联学者索罗维约夫等人更号称根据从荷兰和英国搜集的材料,判定这是一次海啸,且毁坏了3镇和20余村庄,造成4万多人死亡。然而,迄今尚无其他人宣称见过这些学者使用的证明资料。
曾经有一种较为极端的看法,认为我国历史上的绝大部分海啸记录都不可信,而我国大陆沿海也从来没有发生过灾难性海啸。这种看法的主要依据是,我国近海大都是200米以内的浅水大陆架,海底摩擦造成海啸波的能量衰减十分显著,同时,又因外海一系列岛弧的存在,越洋海啸的影响也很小。
实际上,这种看法具有较大的偏颇性。首先,目前世界范围内尚不能准确预报海啸,连日本都有疏于防范的地区发生海啸的例子。其次,历史资料的可信度目前还存在着争议,并不能轻易断言其记载内容一定不足以反映海啸。再次,近100多年来,海平面持续上升,我国沿海地质环境也会发生一定变化,并不能保证不会形成导致海啸源的条件。所以,现在断言我国大陆沿海过去不曾或未来也不会发生灾难性海啸,显然为时过早。况且,位于我国外海地区的台湾附近以及南海东部边缘,其地质构造环境是一个可能引发海啸的潜在区域,并且已经发生了确切的海啸记录。更重要的是,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沿海地区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已成为最发达也最具重要性的经济带,集中了我国很大一部分的国民经济财富、大城市和人口,这样一来,即使在历史上等级较低、为害程度较轻的海啸,放在现代条件下,就有可能成为较大的灾害。就此而言,大力发展我国海洋事业,一方面要加强国际合作,学习先进国家经验,大力建设海啸预警机制;另一方面,进一步开展海啸问题的历史研究,仍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因为其中关于海洋变化状况的许多信息,完全可以为沿海和近海经济社会建设提供经验性依据。
另外,在我国开展海啸历史研究,也应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历史海洋学意识,不能盲目地对国际学术潮流亦步亦趋。前已述及,现代海啸研究中大多摈弃了风暴潮。按照这种学术分工,我国能够确认的历史海啸越来越少,能够得到的有效信息也越来越少,最终难免走入死胡同。其实,在我国通过开展海啸与风暴潮的综合研究更有意义。我国关于海潮现象有着长达2000多年的历史系列,连续性较好,文献数量大,内容十分丰富,而现代海啸研究者往往单纯按照现代科学体系按图索骥,从而可能丢失了许多极具价值的信息。例如,明清时期也已积累了大量海洋占候知识,对各类海潮前兆都有相当确切的记载,正是由于古人没有区分海啸和风暴潮,所以发掘和探究这些前兆,未必不能对当代海啸研究和预报有所助益。又如,古人所习惯的综合记录,固有笼统之弊,然而也有可能隐含着海啸与风暴潮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的丛生关系。因此,从综合研究角度来审视中国的海潮历史记录,完全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
最后应该指出,对于海啸,决不能仅仅关注其本身,而忽视与海啸相关联的灾害链机制及其后果。这一灾害链可以简单表示为:海底地震等因素引发的地质变动→海啸→对生命财产和资源的破坏→社会心理恐慌→社会骚乱。一般说来,这条灾害链越往后延伸,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越大,甚至扩展到某次海啸直接打击外的更大范围。此次日本海啸,就造成了核设施的损坏和极大恐慌。因此,充分认识海啸灾害链的形成机制,及时有效地阻止其蔓延态势,同样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抗灾步骤。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来源:《光明日报》(2011年03月24日11版)
凡共鸣而为声者,皆心心相应者乎!
拍手鼓掌有同异乎。同处迹有,异处迹有。同处乃两者皆为手之拍动。异处乃鼓掌为拍手之一类。拍手可分个人单独拍手及群众共同拍手。而群众共同拍手未尽然鼓掌也。拍手乃情感表现,乃鼓励支持之言语也,皆源自共识共鸣之力。缺乏共识共鸣之拍手不谓鼓掌因其无支持,鼓励之讯。君未赏闻之不鸣而起共鸣乎?何谓共鸣?
共鸣者音波之重叠也。啸笛之无音,共鸣之音,言语无声,共鸣之声,其扬也或震之,其静也或平之,其灭也或希之。海啸不鸣,因共鸣而起津波。人间演奏也亦然,同步同调方起共鸣。其步有所共,其调有所鸣。凡共鸣而为声者,皆心心相应者乎!
共鸣者音波之重叠也。啸笛之无音,共鸣之音,言语无声,共鸣之声,其扬也或震之,其静也或平之,其灭也或希之。海啸不鸣,因共鸣而起津波。人间演奏也亦然,同步同调方起共鸣。其步有所共,其调有所鸣。凡共鸣而为声者,皆心心相应者乎!
Subscribe to:
Posts (Atom)